公倉
基本解釋
公家的糧倉。《商君書·農戰》:“百姓曰:‘我疾農,先實公倉,收餘以食親,為上忘生而戰,以尊主安國也。’”
成語(Idiom):公倉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c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公倉是指國家或集體的倉庫,也可以比喻資源豐富的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公倉一詞源于古代中國社會,它是指由國家或集體管理的倉庫,用來儲存糧食、物資等。在古代,公倉是供應國家或集體成員的重要來源,也是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因此,公倉這個詞逐漸引申為資源豐富的地方或擁有豐富資源的組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公倉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某個地方或組織資源豐富、物資充足,也可以表示某個人在某個領域有豐富的知識或經驗。例如,我們可以說某個城市是一個公倉,意思是這個城市擁有豐富的資源和發展機會;我們也可以說某個人是某個領域的公倉,表示這個人在該領域有著豐富的知識和經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公倉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在古代,公倉是國家的重要機構,用來儲存糧食和物資,以供應國家和人民的需要。因此,公倉成為了一個象征國家富裕和安定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倉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公”是形容詞,表示公共、國家的意思;“倉”是名詞,表示倉庫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城市是一個公倉,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
2. 他在這個領域是一個公倉,有著豐富的經驗和知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公倉這個成語。可以想象公倉是一個大倉庫,里面堆滿了各種資源和物資,代表著豐富和充裕。這樣的聯想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公倉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關于中國古代倉儲制度的知識,了解古代公倉的運作方式和作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圖書館就像一個公倉,里面有很多書可以借閱。
2. 初中生:這個農場是我們學校的公倉,供應我們學校的食堂食材。
3. 高中生:這個城市是一個文化公倉,有很多博物館和藝術展覽館。
4. 大學生:他是我們學校計算機學院的公倉,對于編程和算法非常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