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祀
基本解釋
指有關祭祀時犧牲、粢盛、尊彝、俎豆之數禮有常法的訓誡。語本《書·高宗肜日》:“ 高宗 祭 成湯 ,有飛雉升鼎耳而雊。 祖巳 訓諸王,作《高宗肜日》……嗚呼!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典祀無豐于昵。” 孔 傳:“祭祀有常,不當特豐於近廟,欲王因異服罪而改修之。” 宋 歐陽修 等《太常因革禮·廟議十二·溫成皇后張氏》:“昔 商 宗遭變,飭己思咎, 祖巳 訓祀,無豐于昵,況以嬖寵列于秩祀,非所以享天心,奉祖宗之意也。”
成語(Idiom):訓祀
發音(Pronunciation):xùn s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訓練和祭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訓祀是一個古代的成語,由兩個字組成。訓指訓練、教育,祀指祭祀、禮拜。訓祀的意思是通過訓練和教育來祭祀神靈,表達對神靈的尊敬和崇敬之情。這個成語也可以表示通過訓練和教育來培養人才,提高個人素質和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通過訓練和教育來培養人才,提高個人素質和能力的情景。它可以用于討論教育培訓、人才培養、提高技能等方面的話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訓祀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活動。在古代,人們為了祭祀神靈,會進行一系列的儀式和活動,其中包括訓練和教育祭祀人員。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個祭祀活動中衍生出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訓祀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通過訓祀這些年輕人,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運動員。
2. 這個訓祀項目旨在提高員工的工作技能和團隊合作能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訓祀的發音“xùn sì”與“訓練+祭祀”的意義進行聯想。同時,可以通過想象參與祭祀儀式的人們在訓練和教育后表達敬意的場景,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古代祭祀活動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知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訓祀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在學校經常進行各種訓祀活動,培養我們的禮儀和團隊合作能力。
2. 初中生:老師通過訓祀我們,提高了我們的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
3. 高中生:我們學校開設了訓祀班,專門培訓學生的領導才能和社交能力。
4. 大學生:參加社團活動是一種訓祀,可以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