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官詩
成語(Idiom):供官詩
發(fā)音(Pronunciation):gòng guān sh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供官詩是指為了迎合官員的口味而創(chuàng)作的詩歌,以討好官員并取得他們的賞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供官詩源自古代中國,是指為了取悅官員而創(chuàng)作的詩歌。官員在古代中國社會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和權力,因此為了爭取他們的青睞,許多文人學士會專門創(chuàng)作詩歌來奉承他們。這些詩歌通常會贊美官員的才能和品德,以期獲得官員的支持和賞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供官詩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為了迎合權貴而刻意討好他們的行為。它可以用于批評那些為了個人利益而不擇手段的人,或者形容那些不真誠的奉承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供官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在古代社會中,官員的賞識和支持對于文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為了獲得官員的青睞,一些文人會刻意為他們寫詩,以期獲得他們的寵愛和支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供官詩是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供”意為為了迎合,奉承;“官”意為官員;“詩”意為詩歌。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博取領導的賞識,經(jīng)常寫供官詩。
2. 這位作家以供官詩為生,完全沒有自己的創(chuàng)作風格。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供官詩”拆分為“供”、“官”、“詩”三個詞來記憶。同時,可以聯(lián)想到古代文人為了取悅官員而創(chuàng)作詩歌的情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古代中國社會的官員制度和文人學士的地位,可以更好地理解供官詩這個成語的含義和起源。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10歲):他們班上有個同學總是寫供官詩來取悅老師。
2. 初中生(11-14歲):有些同學為了獲得老師的好感,會刻意寫供官詩。
3. 高中生(15-18歲):他為了爭取學校領導的支持,寫了一篇供官詩來表達自己的忠誠。
4. 大學生(19-22歲):有些學生為了獲得導師的青睞,會寫供官詩來表達自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