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撐
基本解釋
◎ 支撐 zhīchēng
(1) [prop up;sustain;support]∶頂住物體使不倒塌
細長的柱子支撐著有屋脊的屋頂
(2) [prop up]∶支持局面使不崩潰
支撐危局
(3) [keep out;ward off]∶抵擋;招架
支撐格拒
近義詞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抵抗住壓力) prop up; sustain; support
2.(勉強維持) support; prop up
3.{建} strut; brace
詳細解釋
見“ 支撐 ”。
亦作“ 支撐 ”。1.頂住,使不倒。 唐 牛僧孺 《李蘇州遺太湖石奇狀絕倫因題二十韻奉呈夢得樂天》:“地祇愁墊壓,鰲足困支撐。” 宋 蘇舜欽 《游山》詩:“竹木互支撐,小閣架險梯。”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先進篇七》:“ 杞 人憂天,而更憂何以支撐耶?” 柔石 《人間雜記》:“他沒有帽,也沒有鞋襪,兩脛圓而有勁,但這時也失去了支撐力了。”
(2).指用以頂住之物。如:在鋼板樁中間加了一道支撐,就牢固多了。
(3).謂支持局面使不崩潰。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一:“﹝ 杜甫 《洗兵馬》詩﹞又云:‘ 張公 一生江海客,身長九尺鬚眉蒼;徵起適遇風云會,扶顛始知籌策良。’蓋幸其所以支撐世變者尚有人也。” 元 鄭光祖 《周公攝政》第一折:“臣雖無能,輔朝廷,寄命叮嚀,密旨親聽;社稷重興,付能臣支撐。” 杜鵬程 《延安人》三:“ 呂有懷 望著 老黑 、老太太和 小黑子 ,他覺得,就是那些寬闊而堅實的肩膀,支撐著這萬里江山。”
(4).謂勉強維持。 宋 陸游 《雜題》詩:“山家貧甚亦支撐,時撫桐孫一再行。”《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二:“家業雖破,還好收拾支撐。我與你安心守己過日罷了。” 杜鵬程 《保衛延安》第二章:“四十五天,咱們就接連消滅敵人三個旅。這么,敵人是支撐不長的!”
(5).抵擋,招架。 元 無名氏 《氣英布》第二折:“激的喒引領大兵,還歸舊境,汗似湯澆,怒似雷轟,直抵著二十箇霸王,沒的支撐。”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武技》:“各交臂作勢,既而支撐格拒, 李 時時蹈僧瑕,僧忽一腳飛擲, 李 已仰跌丈餘。” 魯迅 《故事新編·起死》:“漢子揪住 莊子 …… 莊子 一面支撐著,一面趕緊從道袍的袖子里摸出警笛來,狂吹了三聲。”
成語(Idiom):支撐
發音(Pronunciation):zhī ch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支撐指撐起或維持物體、事物的力量或力量來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支撐是指用力支撐或維持物體、事物的穩定性或平衡性。它可以指物質上的支撐,也可以指精神上的支撐。在物質上,支撐可以是用支柱、支架等物體來支持或承受重量;在精神上,支撐可以是人們的支持、鼓勵或幫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支撐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在困難或危機時刻,某個人或某個物體起到了關鍵的支持或維持作用。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困難時刻堅持不懈,或者一個物體在重壓下仍然保持穩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沒有特定的故事起源與支撐這個成語相關,它是由語言使用者根據事實和經驗總結出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支撐是一個動詞+名詞的結構,其中“支”是動詞,表示用力支撐;“撐”是名詞,表示支撐的東西。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公司的困難時期,他是我們的支撐,始終堅持不懈。
2. 這根柱子是整個建筑的支撐,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支撐這個成語:
1. 將“支撐”這個成語拆分成“支”和“撐”,并理解其基本含義。
2. 想象一個人或物體在困難時刻被支撐起來的情景。
3. 將支撐與支持、維持的概念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支撐相關的成語,例如“支離破碎”、“支吾其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爸爸是我的支撐,他總是在我需要的時候幫助我。
2. 初中生:這個項目的成功,離不開團隊成員的互相支撐和合作。
3. 高中生:面對高考的壓力,家人的支撐是我堅持努力的動力。
4. 大學生:在創業的道路上,朋友的支撐和鼓勵是我不斷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