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行
成語(Idiom):板行(bǎn xíng)
發音(Pronunciation):bǎn x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情已經確定,不容更改或討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板行意為事情已經決定或確定,不容更改。形容事情已經到了無法改變的地步。板行強調了決定的不可逆轉性和不容質疑的性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決定已經定下,不容更改的場合。可以用來形容某個決策、安排已經達成共識,不允許有任何更改的余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板行”源自于《左傳·文公十一年》。當時,齊國國君曾經下令要殺死一名官員,但后來又因為其他官員的勸告而改變主意,決定不殺他。然而,這名官員聽說國君要殺他的消息后,仍然拿著木板走上刑臺,表示他對國君的決定已經接受,不再有任何爭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兩個字組成,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決定已經板行了,任何人都不能再改變。
2. 他的辭職信已經提交,公司的決定已經板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板行”與“木板”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站在刑臺上,表示他已經接受決定,不再有爭議。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決定、確定相關的成語,如“一刀兩斷”、“定于一尊”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已經安排好了座位,我們不能再改變了,這是板行的。
2. 初中生:選課的時間已經過了,我們不能再換課了,這個決定是板行的。
3. 高中生:大學錄取通知書已經發下來了,我們不能再改變志愿了,這個決定是板行的。
4. 大學生:公司已經決定了下一步的發展方向,我們不能再有異議了,這個決定是板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