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尊
基本解釋
謂直呼尊者之名。 宋 李石 《續博物志》卷六:“ 清泰 小字 二十三 ,蓋正月二十三日生也。以是日為千春節,人臣奏對,但云兩旬三日?;驍滴?,則云二十二、更過、二十四,不敢斥尊也?!?/p>
成語(Idiom):斥尊
發音(Pronunciation):chì z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不顧尊卑、權威,直言不諱地批評或指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斥尊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斥”和“尊”。斥意為排斥、駁斥,尊指尊貴、尊崇。斥尊的含義是不顧尊卑地直接批評或指責,不怕得罪權威人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斥尊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描述一個人或事物直言不諱、毫無顧忌地批評或指責權威人物的行為。例如,當一個普通員工公開批評公司高層管理者的錯誤決策時,可以說他斥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期,齊國有個名叫虞卿的官員,他因為直言敢諫,被齊威王任命為平原君(即相國)。虞卿上任后,為了懲治貪污盜竊的官員,他不顧官員的尊貴地位,公開揭發他們的罪行,因此被人們稱為斥尊之君。這個故事成為了斥尊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斥尊是一個由兩個形聲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的“斥”是一個形聲字,表示動作,而“尊”是一個形聲字,表示意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斥尊地批評了領導的錯誤決策。
2. 她毫不畏懼地斥尊,為了維護正義而大聲疾呼。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斥尊這個成語可以通過聯想方法??梢韵胂笠粋€人站在高高的尊座上,而另一個人不顧尊貴地站在下面批評他,表示不怕得罪權威人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斥尊的故事和相關成語,可以進一步學習類似的成語,如斥責、斥逐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斥尊地批評了我,因為我沒有完成作業。
2. 初中生:他敢斥尊地指責班主任的錯誤決策,讓大家都佩服。
3. 高中生:學生們斥尊地抗議學校管理的不公平待遇。
4. 大學生:他斥尊地批判了政府的不作為,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