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漏龍
基本解釋
即知更魚?!墩f郛》卷三一引 宋 無名氏《採蘭雜志》:“ 薛若社 好讀書,往往徹夜……僧因就水中捉一魚,赤色,與 薛 曰:‘此謂知更魚。夜中每至一更則為之一躍?!?薛 畜盆中,置書幾。至三更,魚果三躍, 薛 始就寢。更名曰‘代漏龍’?!?/p>
成語(Idiom):代漏龍(dài lòu lóng)
發音(Pronunciation):dài lòu l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代替別人完成一項任務或職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代漏龍是由“代”、“漏”、“龍”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代”表示代替、替代;“漏”表示遺漏、失職;“龍”表示巡視、巡查。整個成語的意思是代替巡查而沒有發現問題或遺漏了職責。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能夠替別人完成任務或職責,做到嚴謹細致,沒有任何差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源自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傳說。相傳,在古代有一位官員,他每次巡視時都會變成龍形,從高空俯瞰,能夠看到任何地方的問題。有一次,他因病沒有去巡查,于是找了一個人代替自己巡視。結果,那個人雖然表現得很認真,但卻漏掉了一些重要的問題。后來,人們用“代漏龍”來形容那些替別人完成任務或職責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代漏龍屬于四字成語,由兩個動詞和兩個名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很負責的人,每次代漏龍都能做得很出色。
2. 這個團隊的成員相互信任,誰代漏龍誰都能做到萬無一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成語的每個字的意思記住,然后聯想成一個整體的故事情節,幫助記憶成語的意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代漏龍相關的成語,如“代人受過”、“代人作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 小學生(7-12歲):我可以代漏龍,幫助老師檢查同學們的作業。
- 初中生(13-15歲):他是我們班的學習委員,負責代漏龍,確保大家都按時完成作業。
- 高中生(16-18歲):班長經常代漏龍,確保學生們的學習情況良好,沒有遺漏。
- 大學生(19-22歲):作為學生會的一員,我經常代漏龍,確保學生會的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 成年人(23歲及以上):作為團隊的領導,我會找到合適的人代漏龍,確保工作的高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