銹病
成語(Idiom):銹病
發音(Pronunciation):xiù b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物體因長期暴露在潮濕環境中而生銹腐蝕,比喻長期不接觸新鮮事物、不積極進取,思想陳舊、落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銹指金屬物體因氧化而產生的銹跡,病指人或事物的不健康狀態。銹病比喻人的思想僵化,不愿接受新觀念,不積極進取,停滯不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個人、組織或國家在思想、技術、經濟等方面的停滯不前,缺乏創新和進取精神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漢書·賈誼傳》。賈誼是西漢時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文學家,他在《賈子談銹病》一文中,以“銹病”比喻當時的政治現狀,表達了他對政治腐敗和思想僵化的憂慮。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公司長期不注重技術創新,已經陷入了銹病。
2. 他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觀念,真是個銹病不斷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銹病”聯想為一個生銹的鐵鍋,它長時間不使用,鍋底就會生銹。類似地,長時間不接觸新事物,思想就會變得陳舊,就像是生了銹的鐵鍋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新聞報道、歷史書籍和文化雜志,了解不同領域中銹病現象的案例,以加深對這個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爺爺思想很銹病,總是說過去的辦法最好。
2. 初中生:有些同學學習成績不好,因為他們思想上銹病了,不愿意主動去學習新知識。
3. 高中生:一些老師的教學方法已經銹病了,需要更新和改進。
4. 大學生:社會發展迅速,我們要防止自己的思想陷入銹病,要積極學習新知識,跟上時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