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怙惡不悛(hù è bù quān)
發音(Pronunciation):hù è bù q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壞人不悔改,繼續做壞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怙惡不悛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怙惡”和“不悛”兩個詞組成。怙惡指壞人一味堅持做壞事,不愿悔改;不悛指不愿意改正錯誤。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心地險惡,不肯改過自新的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那些犯罪分子或者惡人,他們不管受到多少懲罰或教訓,仍然不肯悔改,繼續做壞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定公二十一年》中有一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做季孫的人經常犯罪,但在被定公發現后,他并沒有悔過自新,反而繼續作惡。這個故事被后人引用來形容那些不愿意改正錯誤的壞人,形成了成語怙惡不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怙惡不悛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其中“怙惡”是動詞短語,表示壞人不悔改;“不悛”是形容詞短語,表示不愿意改正錯誤。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怙惡不悛,無法改變他的壞習慣。
2. 這個罪犯已經多次被判刑,但他仍然怙惡不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怙惡不悛與壞人不愿意改過自新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直觀的聯想。可以想象一個人一直做壞事,但始終不愿意改正,這樣就能夠牢記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罪惡滔天”、“一敗涂地”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一直怙惡不悛,老師都不喜歡他。
初中生:那個罪犯被判了很多次刑,可他還是怙惡不悛。
高中生:這個壞人犯了那么多錯,卻一直怙惡不悛,真是可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