獮猴江
成語(Idiom):獮猴江(xiān hóu jiāng)
發音(Pronunciation):xiān hóu ji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心膽小怕事,毫無膽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獮猴江的字面意思是“獮猴之江”,獮猴是一種猴子的一種,江指河流。獮猴江的意思是指獮猴害怕水,不敢過江。引申為人膽小怕事,毫無膽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膽小怕事,不敢冒險或者勇敢面對困難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獮猴江的故事源于《史記·卷三十二·匈奴列傳》中的一個故事。據說,漢朝時期,匈奴攻打邊境,漢朝派遣將軍霍去病去防御。當時,匈奴的騎兵都是驍勇善戰的,霍去病帶領的漢軍士兵膽小怕事,不敢與匈奴戰斗。霍去病為了鼓舞士氣,帶領士兵過了獮猴江,展示了自己的勇氣和決心,最終取得了勝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獮猴江是由兩個詞組成的,獮猴和江,通過組合形成了一個新的意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獮猴江的人,連最簡單的事情都不敢嘗試。
2. 這個項目需要勇氣和決心,不適合獮猴江的人參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獮猴害怕水,不敢過江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一個獮猴站在江邊,想要過江卻因為膽小而不敢前進。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勇氣和膽量相關的成語,例如“一鼓作氣”、“奮不顧身”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獮猴江,連在操場上跳繩都不敢嘗試。
2. 初中生:這個同學是個獮猴江,連上臺演講都害怕。
3. 高中生:他是個獮猴江,連考試前的沖刺都不敢做。
4. 大學生:這個同學是個獮猴江,連參加社團活動都不敢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