鄯善
成語(Idiom):鄯善
發音(Pronunciation):shàn sh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行為正直,有道德操守。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鄯善是由“鄯”和“善”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鄯”是指古代一個位于今天中國新疆地區的古代國家,“善”則表示善良、正直。這個成語原本是指鄯國的人民善良正直,后來演變成表示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行為正直,有道德操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行為正直。可以用來夸獎一個人的道德修養高尚,也可以用來批評一個人的品德不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鄯善一詞最早出現在《孟子·公孫丑上》一篇中。故事中,孟子說:“鄯善之士,必也有惡焉者。”意思是“鄯善之人,肯定也會有一些缺點。”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即使一個人的品德很高尚,也難免會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被大家稱為鄯善之士,因為他的品德真的非常高尚。
2. 老師常常用鄯善這個詞來形容他,因為他的行為一直都很正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鄯善”這個成語與“善良正直”這個含義聯系起來,因為“鄯善”就是形容一個人善良正直的。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品德和道德相關的成語,如“德高望重”、“忠誠耿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鄯善的人,總是幫助別人,從不欺負弱小的同學。
2. 初中生:老師常常稱贊他是個鄯善之士,因為他不僅成績優秀,而且品德高尚。
3. 高中生:他雖然年紀輕輕,但他的鄯善之心讓人佩服,他總是關心社會公益事業。
4. 大學生:作為一名學生干部,他一直以鄯善的榜樣示范著大家,為同學們樹立了良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