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注三唱
基本解釋
唐 制,六品以下官吏赴選,始集試觀書判,次面試觀察言貌,然后擬官注籍。既注唱名,三唱后冬集,以其名報仆射,再由門下省上報皇帝,然后依旨授官。此項程序,謂之“三注三唱”。見《通典·選舉志三》。《新唐書·選舉志下》:“又故事,必三銓、三注、三唱而后擬官。”《資治通鑒·唐玄宗天寶十一年》:“故事,兵、吏部尚書知政事者,選事悉委侍郎以下,三注三唱,仍過門下省審,自春及夏,其事乃畢。”
成語(Idiom):三注三唱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zhù sān ch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說話或唱歌十分動聽、有味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注三唱是由“三注”和“三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三注”指的是古代音樂中的三個要素:曲子、詞句和聲調;“三唱”指的是古代音樂中的三種唱法:高音、中音和低音。這個成語形容人的說話或唱歌極具魅力,動聽動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注三唱常用于形容人的聲音或表達方式非常動聽,能夠吸引聽眾或觀眾的注意力。可以用來形容歌唱家、演講家、教師等具有出色表達能力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李斯列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相傳,在秦朝時期,有一位名叫李斯的人,他的聲音非常動聽,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有一次,李斯在朝廷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時,他的聲音如天籟之音,使得皇帝和大臣們都為之傾倒。后來,人們就用“三注三唱”來形容李斯的聲音和表達方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注三唱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詞組成,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的聲音真是三注三唱,聽起來非常動聽。
2. 這位歌手的演唱技巧非常出色,每一句歌詞都能夠三注三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三注三唱”這個成語與美妙的音樂聯系起來,想象一個歌手或演講家用動聽的聲音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音樂和聲樂技巧,了解古代音樂中的曲調、詞句和唱法的特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講課聲音真是三注三唱,我聽得很開心。
2. 初中生:這位歌手的演唱技巧真是了不起,每一句歌詞都能夠三注三唱。
3. 高中生:他的演講非常有感染力,每個詞句都能夠三注三唱,讓人印象深刻。
4. 大學生:這個演講者的表達方式真是三注三唱,引起了我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