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
成語(Idiom):瀝青(lì qīng)
發音(Pronunciation):lì q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混雜著不純的東西,也用來形容事物的質量低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瀝青原指一種由石油提煉而成的黑色膠狀物質,其質量不純凈,常常夾雜著沙石等雜質。成語“瀝青”借用了這個意義,用來形容事物質量低劣、不純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物品、產品、工程等質量差,不純凈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言行不正直、品德有問題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瀝青”最早出現在《史記·平津侯列傳》中,記載了戰國時期魏國大臣平津侯的故事。平津侯在統治魏國期間,他的政績并不出色,而且還常常貪污受賄。有一次,魏文侯問平津侯要了一塊瀝青,平津侯卻將其中的瀝青摻雜了許多沙石,以次充好。于是,成語“瀝青”就用來形容事物的質量低劣、不純凈。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產品的質量真是太瀝青了,一點都不值得購買。
2. 他的品德瀝青,不值得我們信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瀝青”想象成一塊黑色的膠狀物質,其中夾雜著沙石等雜質,代表著事物的質量低劣、不純凈。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成語的起源和用法,可以閱讀相關的成語故事和成語詞典。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蘋果看起來很好吃,但嘗起來卻是瀝青一樣的難吃。
2. 初中生:這個電影的劇情太瀝青了,一點都不精彩。
3. 高中生:這個學校的教學設備真是瀝青,根本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
4. 大學生:這個論文的論證過程太瀝青了,根本無法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