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
敦化(Dūn huà)
發音(Pronunciation):dūn hu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情淳厚、心地善良,也表示人與人之間互相感化、互相影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敦化是由“敦”和“化”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敦字表示人情淳厚、誠實守信,化字表示感化、影響。敦化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善良正直,能夠影響和感化他人,使他人受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敦化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為人誠實守信,也可以用來形容人與人之間互相感化、互相影響的情況。在社交場合中,可以用來贊美他人的善良和正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敦化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孟子·公孫丑上》一章中。故事講述了孟子告訴公孫丑一個關于人情淳厚的故事。故事中,有個人看到路上有人丟了一包錢,他撿起來后追上失主歸還錢包。孟子告訴公孫丑,這個人的舉動就是敦化的表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敦化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敦為動詞,表示感化、影響;化為賓語,表示被感化、被影響的對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行舉止敦化了身邊的很多人。
2. 她的善良和正直敦化了周圍的同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敦化這個成語與“敦厚”和“感化”兩個詞聯系起來記憶。敦厚表示人情淳厚,感化表示影響他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品德、善良、影響他人相關的成語,如“以德報怨”、“感人肺腑”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友善和正直敦化了我們班的同學。
2. 初中生:老師的教誨敦化了我的品德,讓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3. 高中生:她的樂觀和堅持敦化了我,讓我變得更加積極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