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擫
成語(Idiom):按擫
發音(Pronunciation):àn y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按照規定或法律行事,不偏不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按擫是一個古代成語,由“按”和“擫”兩個字組成。按,意為按照、遵循;擫,意為規定、法律。按擫的基本含義是按照規定或法律行事,不偏不倚。它強調了人們在處理事情時應該遵循規章制度,不偏私、公正無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按擫這個成語多用于形容一個人在處理事情時遵循規定,不偏袒任何一方,表現出公正和公平的態度。可以用于各種場景,如工作、學習、社交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按擫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晉書·王衍傳》中。據說,晉代王衍是一個非常公正廉潔的官員,他在擔任官職期間,嚴格按照法律和規章制度行事,不偏私,不受賄賂。因此,他被人們稱為“按擫先生”,并成為后來按擫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按擫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按”和名詞“擫”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處理糾紛時總是按擫行事,公正無私。
2. 這個法官非常嚴謹,每次審判都能按擫公正裁判。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按擫記憶成“按規定擫法律”,強調按照規定和法律行事的重要性。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深入了解中國法律體系和法律文化,了解如何按擫行事。
2. 學習相關的法律術語和法律規定,提高自己的法律素養。
3. 閱讀相關的法律案例,了解按擫的具體應用場景和實際操作方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教育我們要按擫行事,不做弄虛作假的事情。
2. 初中生(13-15歲):在競賽中,我們要遵守規則,按擫比賽,不得使用作弊工具。
3. 高中生(16-18歲):在大學申請過程中,我們要按擫填寫申請材料,不夸大自己的能力。
4. 大學生(19-22歲):在社團活動中,我們要按擫處理各種問題,保持公正和公平。
5. 成年人(23歲以上):在工作中,我們要按擫行事,不偏袒任何一方,維護公正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