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膠鬲之困(jiāo gé zhī kùn)
發音(Pronunciation):jiāo gé zhī kù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因為缺少合適的容器而難以收納整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膠鬲是古代一種用于煮水的器具,沒有蓋子。膠鬲之困比喻事物因為缺少適當的容器而難以整理或收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事物無法整齊地擺放、歸納或整理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事情的難以處理或解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傳說戰國時期,齊國的大夫管仲向齊桓公推薦了一個能力出眾的人才,但是齊桓公卻不相信。管仲為了證明這個人的能力,就把一只膠鬲放在地上,要求這個人把膠鬲里的水倒進另一個鬲里,但是不許水灑出來。這個人沒有困惑,他找來了一只更大的鬲,把膠鬲放進去,然后把水倒進另一個鬲里,成功地完成了任務。管仲看到后大為贊賞,因為他能夠在困難的情況下找到解決辦法,所以形容事物因為缺少合適的容器而難以收納整理的情況就被稱為膠鬲之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膠鬲之困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的書桌太小了,書本太多,經常遇到膠鬲之困。
2. 他收拾房間的時候,遇到了膠鬲之困,因為沒有足夠的儲物空間。
3. 這個項目的資金安排出了問題,公司陷入了膠鬲之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膠鬲想象成一個沒有蓋子的容器,而困難的事物就像水一樣無法收拾整齊。可以通過想象膠鬲里的水灑出來,使事物變得一團糟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整理、收納相關的成語,如“有條不紊”、“井井有條”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把玩具放進箱子里的時候,遇到了膠鬲之困,因為箱子太小了。
2. 初中生:我整理書包的時候,遇到了膠鬲之困,因為書太多了。
3. 高中生:我整理資料的時候,遇到了膠鬲之困,因為沒有足夠的文件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