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噪
成語(Idiom):嘩噪
發音(Pronunciation):huā z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聲音喧鬧、雜亂無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嘩噪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聲音喧鬧、嘈雜的情況。它通常用來形容人們爭吵、喧鬧、吵鬧的場景,也可以用來形容一些聲音雜亂無章的情況,如機器噪音、交通噪音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嘩噪一詞常用于描述人們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嘈雜的情況,如人們在街頭巷尾大聲喧嘩、爭吵不休的場景。此外,也可以用來形容一些聲音雜亂無章、令人不安的場景,如機器噪音、交通噪音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嘩噪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左傳》。據傳,春秋時期魯國的國君魯莊公在臨終前,對自己的兩個兒子說:“你們兄弟要團結一致,不要為了爭奪權力而鬧得家庭不和。兄弟和睦,外人聽到也會敬畏。”這句話后來演變為成語“兄弟和睦,其利斷金”,形容兄弟團結一致的重要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嘩噪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形容詞+動詞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嘈雜的市場上,人們的喧鬧聲嘩噪不斷。
2. 那個宴會上,人們的交談聲嘩噪得讓人無法入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用“嘩噪”這個詞的發音來幫助記憶。嘩噪的發音類似于“華蚤”,可以聯想到一群小蟲子在華麗的舞臺上跳舞,發出嘈雜的聲音,形成了喧鬧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觀察生活中的場景,如市場、車站、酒吧等,來感受嘩噪的氛圍,并嘗試用嘩噪來形容這些場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在操場上,同學們的嬉鬧聲嘩噪得老師都聽不見了。
2. 初中生(13-15歲):教室里同學們的討論聲嘩噪一片,仿佛在進行一場激烈的辯論。
3. 高中生(16-18歲):在圖書館里,人們的交談聲嘩噪得讓人無法專心學習。
4. 大學生(19-22歲):在宿舍樓下,學生們的聚會聲嘩噪一片,整個樓道都充滿了歡聲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