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捏青
成語(Idiom):鬼捏青
發音(Pronunciation):guǐ niē q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表情或神態異常難看,形容十分丑陋或可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鬼捏青這個成語中的“鬼”表示惡鬼,而“捏青”則表示捏成青色。整個成語描繪了一個人的臉色或表情極其難看,猶如被惡鬼捏成青色一般,因此形容這個人十分丑陋或可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面容或表情非常丑陋,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些事物的外觀十分恐怖或可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鬼捏青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戲曲《西華山》中。故事中,有一個名叫李青的人,長得十分丑陋,面容猙獰可怕,被人們稱之為“鬼捏青”。后來,這個成語就用來形容一個人的面容或表情極其難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長得鬼捏青的,一看就讓人感到恐怖。
2. 那個電影中的惡魔形象鬼捏青,讓人印象深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鬼捏青”與一個長相丑陋的鬼魂形象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形容人丑陋或可怕的成語,如“面如土色”、“一臉橫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長得鬼捏青的,我看到都害怕。
2. 初中生:那個恐怖電影里的鬼魂長得鬼捏青,嚇得我直冒冷汗。
3. 高中生:她的妝容太過夸張,看上去像個鬼捏青。
4. 大學生:這個萬圣節派對上的化妝舞會,有人化成了鬼捏青的樣子,很有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