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斷
成語(Idiom):詳斷(xiáng duàn)
發音(Pronunciation):xiáng d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詳細地判斷;詳盡地審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詳斷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詳”表示詳細、詳盡,第二個字“斷”表示判斷、審查。所以,詳斷的基本含義就是詳細地判斷或者詳盡地審查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詳斷通常用于形容對一個問題、事件或者情況進行仔細地分析和判斷。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做決策或者評估時非常細致和全面,不輕易下結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詳斷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周易·系辭上》中,原文是“明以有位,詳以有序,辨以有理,是以斷而不過,斷而不殆。”意思是說,在進行判斷時要明確地有一個準則,要詳盡地有一個順序,要辨別地有一個理由,這樣才能做到判斷準確而不過分,判斷果斷而不會失誤。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詳斷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其他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考慮這個問題時總是非常詳斷,從各個角度都考慮得很全面。
2. 這個案件需要經過詳斷的調查和審理才能得出正確的判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詳斷”這個成語與“詳細判斷”的意思聯想起來,同時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對一件事情進行詳細分析和判斷的場景,這樣有助于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判斷、審查相關的成語,如“審時度勢”、“明察秋毫”等,來豐富你的詞匯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老師在考試時總是詳斷地給我們打分,所以我們覺得她對我們的成績評價很公平。
2. 初中生(14歲):在寫作文的時候,我會詳斷地思考每個觀點的優缺點,這樣才能寫出一篇有邏輯的文章。
3. 高中生(17歲):學習物理時,我們需要詳斷地分析實驗數據,以便得出準確的結論。
4. 大學生(20歲):在做科研時,我們需要詳斷地研究前人的成果,以便在研究中得出新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