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gōng chéng bù jū ㄍㄨㄙ ㄔㄥˊ ㄅㄨˋ ㄐㄨ功成不居
◎ 功成不居 gōngchéng-bùjū
[not claim credit for oneself] 建功已成,謙退而不以自居
為而不恃,功成不居。——《老子》
詞語解釋
gōng chéng bù jū ㄍㄨㄙ ㄔㄥˊ ㄅㄨˋ ㄐㄨ功成不居
《老子》:“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原意為任其自然存在,不占為己有。后用來表示立了功而不把功勞歸于自己。亦作“ 功成弗居 ”。 明 李贄 《史綱評要·周紀·赧王》:“功成弗居,賢將所難。”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功成不居
成語(Idiom):功成不居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chéng bù j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在取得成功后,不停留在原地而繼續努力奮斗的精神。表示一個人不滿足于現狀,追求更高的目標和更大的成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功成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或成功,不居指不停留、不滿足。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在取得一定成就后,不因此而滿足,而是繼續努力奮斗,追求更高的目標和更大的成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取得一定成就后,不滿足于現狀,繼續努力奮斗的情況。可以用于贊美一個人的進取精神和不懈努力,也可以用于批評一個人過于功利,不滿足于已有的成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韓信陳涉世家》記載了一個有關功成不居的故事。韓信是漢朝初年的一位杰出將領,他在劉邦建立漢朝后被封為楚王。然而,韓信并沒有滿足于此,他繼續努力奮斗,想要成為更高的官職。最終,韓信因功高而被劉邦所忌憚,被誣陷為謀反,最終被殺。這個故事表達了功成不居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四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功”、“成”、“不”、“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已經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但他仍然努力工作,因為他有著功成不居的精神。
2. 這位運動員是一個成功的奧運冠軍,但他并不滿足于此,繼續訓練,希望在下一屆比賽中再創佳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這個成語拆分為兩個部分來記憶。首先記住“功成”,表示取得一定的成就或成功;然后記住“不居”,表示不停留、不滿足。通過聯想記憶,將這兩個部分結合起來,形成完整的成語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成功和奮斗有關的成語,如“勵精圖治”、“鍥而不舍”等。這些成語都與追求成功和不懈努力有關,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和理解相關主題。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雖然考了滿分,但我還是要繼續努力,不滿足于功成不居。
2. 初中生:他雖然成為了班級的優秀學生,但他并不滿足于功成不居,還要爭取更好的成績。
3. 高中生:我努力考上了理想的大學,但我知道這只是一個起點,我要繼續努力,不停留于功成不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