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趲
成語(Idiom):促趲
發音(Pronunciation):cù z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鞭策、催促、催足前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督促、鼓勵他人加快腳步,迅速前進或完成某項任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在工作、學習或生活中,需要互相督促、鼓勵、催促他人加快行動的情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促趲”來源于《莊子·齊物論》:“齊物者,唯不盡然。舍閑置散,必有一得;舍近求遠,必有余失。凡物無不可,惟人心難知。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哉?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未盡矣。”其中的“舍近求遠”一句表達了人們常常舍棄眼前的利益,追求遙遠的目標。后來,這句話演變為“促趲”,形容催促他人加快前進。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式成語,由動詞“促”和名詞“趲”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老師促趲學生們加快學習進度,爭取在期末考試前掌握全部知識。
2. 經理促趲員工們加班加點,以保證項目按時完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促趲”與“催促前進”這個含義進行聯想,加強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用鞭子輕輕地打在腳上,催促他加快腳步前進。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鼓勵、催促相關的成語,如“鞭策”、“激勵”等,以豐富詞匯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促趲同學們認真寫作業,爭取提高成績。
2. 初中生:班主任促趲同學們積極參加各項社團活動,拓寬自己的興趣愛好。
3. 高中生:輔導老師促趲學生們加強自主學習,為高考做好充分準備。
4. 大學生:導師促趲研究生們加快科研進度,爭取早日完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