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取
基本解釋
襲取。《三國志·吳志·鍾離牧傳》:“外境內侵,誑誘人民,當及其根柢未深而撲取之,此救火貴速之勢也。”
成語(Idiom):撲取
發音(Pronunciation):pū q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迅速抓取、攫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撲取是一個動作性的成語,表示迅速地抓取或攫取。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人或動物迅速地抓住或奪取某物,具有強烈的動作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撲取一詞常用于描述捕捉、奪取、攫取等動作。可以用在各種日常生活和工作場景中,如捕捉小偷、奪取機會、攫取財富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撲取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狩獵活動。在狩獵時,人們需要迅速地抓住獵物,撲取成了一種重要的技巧和動作。隨著時間的推移,撲取逐漸成為了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或動物迅速地抓住或奪取某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撲取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撲”表示迅速地抓住或奪取,第二個字“取”表示抓取到的物品。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小偷一看到警察就撲取包裹逃跑了。
2. 他迅速撲取了機會,成功地獲得了這個工作機會。
3. 貓眼疾手快,撲取到了飛快經過的老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撲取的發音“pū qǔ”與“捕取”進行聯想,兩者發音相似,都表示抓取、奪取的意思。可以通過反復朗讀和運用撲取這個成語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撲取相關的成語,如“撲朔迷離”、“目標明確”等。這些成語都有助于豐富詞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迅速撲取到了掉在地上的那只漂亮的彩色鉛筆。
2. 初中生:他一眼就撲取到了教室里最后一個空座位。
3. 高中生:他撲取到了這個機會,成功地獲得了心儀的大學錄取通知書。
4. 大學生:小王一下子就撲取到了這個實習機會,為自己的職業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