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怨入骨髓(yuàn rù gǔ suǐ)
發音(Pronunciation):yuàn rù gǔ su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怨恨深入內心,無法擺脫的感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怨入骨髓意指怨恨之情已經深入到骨髓之中,形容對某事或某人的怨恨非常深,無法忘記或擺脫。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對某人或某事長時間積累的怨恨,以及對不可忘懷的過去的憤怒與不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一年》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昭公是春秋時期魯國的國君,他因為偏愛妾室婁姬而引起了大臣的不滿。一次,昭公在宴會上向魯國大臣發出了酒杯,大臣們都接過酒杯,只有一個叫季友的大臣拒絕了。昭公問季友為何不接,季友回答道:“我怨入骨髓,無法接受。”這個故事成為了“怨入骨髓”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怨入骨髓是一個由四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怨”表示怨恨,入”表示進入,“骨髓”表示人體骨髓,即成語的意思是怨恨深入到骨髓之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那個背叛他的朋友的怨恨已經怨入骨髓,再也無法原諒。
2. 她對前男友的背叛怨恨入骨髓,一直無法釋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怨恨已經深入到骨髓之中,無法擺脫,就像是一根刺扎在骨頭里,讓人痛苦不堪的感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成語,如“怨聲載道”、“怨天尤人”等,以擴大對怨恨與不滿情緒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之間的爭執已經怨入骨髓,再也無法和解。
2. 初中生:戰爭給人們帶來了無盡的痛苦與怨恨,怨恨已經怨入骨髓。
3. 高中生:對于歷史上的不公平待遇,人們的怨恨已經怨入骨髓,激發了革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