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椽
基本解釋
一尺長的屋椽。指極小的房屋。 三國 魏 曹植 《毀故殿令》:“ 秦 之滅也,則 阿房 無尺椽。”《新唐書·劉晏傳》:“戶纔千餘,居無尺椽。” 宋 蘇軾 《與趙陳同過歐陽叔弼小齋戲作》詩:“尺椽亦何有,而我常客居。”
成語(Idiom):尺椽
發音(Pronunciation):chǐ chu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房屋的梁柱和屋頂等構造部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尺椽是由“尺”和“椽”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指房屋的梁柱和屋頂等構造部分。它比喻房屋的基礎和支撐結構,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的根本或基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尺椽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事物的基礎或根本部分,也可以用來比喻人的品格或學問的根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它來形容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或者一個人的道德底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尺椽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論語·陽貨》一章。故事中,孔子與弟子陽貨在一起,看到一座廟宇正在進行修建。孔子問陽貨:“你看這座廟宇修建得怎么樣?”陽貨回答說:“梁柱倒是很結實,但是屋頂用的椽子太短了。”孔子聽后說:“你只看到了短椽,卻沒有看到尺椽。”意思是說陽貨只看到了表面的問題,沒有看到房屋的根本部分。從此,尺椽成為了一個比喻事物根本或基礎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尺椽”的結構是形容詞+名詞。其中,“尺”是形容詞,表示長度為尺的;“椽”是名詞,表示梁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企業的成功離不開它的尺椽,也就是優秀的員工團隊。
2. 學習是成功的尺椽,沒有扎實的學習基礎,很難取得好的成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尺椽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座房屋的梁柱和屋頂構造部分,將這個形象與尺椽這個成語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有關成語的知識,了解它們的起源和用法。同時,你也可以學習更多關于建筑和房屋結構的知識,了解不同類型的建筑和它們的特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爸爸修房子的時候,尺椽一定要很結實,這樣房子才能安全。
2. 初中生:學習是我的尺椽,只有努力學習才能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朋友之間的信任是友誼的尺椽,沒有信任,友誼就難以維系。
4. 大學生:專業知識是我未來職業發展的尺椽,只有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才能在職場上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