齧血沁骨
成語(Idiom):齧血沁骨
發音(Pronunciation):niè xuè qìn g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令人痛苦、刺激的事物或言辭,像咬在骨頭上的傷口一樣,讓人痛不欲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齧血沁骨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齧血”和“沁骨”兩個詞組成。齧血意為咬破皮肉,使鮮血流出,沁骨意為血液滲入骨髓內部。結合在一起,形容一種痛苦刺激的感覺,就像鮮血從傷口中流淌到骨髓內一樣,讓人痛不欲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齧血沁骨常用來形容一些令人痛苦或刺激的事物或言辭,例如某個人的話語傷害了他人的心靈,或者某個事件給人帶來了巨大的痛苦。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極度痛苦的感受,強調其強烈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詩人杜牧。杜牧在《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的詩中寫道:“齧血沁骨悲且怒,冷雨砧聲滿庭樹。”這句詩形容了秋夜中冷雨的滴答聲,給人帶來了極度的痛苦和憤怒。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齧血沁骨是一個由兩個動詞和一個名詞組成的成語。其中,“齧血”和“沁骨”都是動詞,表示咬破皮肉和血液滲入骨髓的動作,“沁骨”是一個名詞,表示血液滲入骨髓的狀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惡語傷人,簡直是齧血沁骨,讓人難以忍受。
2. 這個故事的情節令人心碎,齧血沁骨地觸動了我的內心。
3. 那個悲劇性的結局讓人感到齧血沁骨,難以釋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想象自己被一只巨大的老鼠咬破了皮肉,鮮血從傷口中流出,然后滲入骨髓內部,引起劇痛,這種痛苦感就像齧血沁骨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痛苦、刺激相關的成語,如“痛徹心扉”、“刺痛心靈”等,可以幫助豐富詞匯量,并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些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看到小貓被車撞了,我感到齧血沁骨。
2. 初中生:老師的批評讓我覺得齧血沁骨,我下次一定會改正。
3. 高中生:這部電影的結局非常悲傷,給人一種齧血沁骨的感覺。
4. 大學生:他的演講言辭刻薄,讓人感受到了齧血沁骨的痛楚。
5. 成年人:失去親人的痛苦是一種齧血沁骨的經歷,需要時間來療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