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報應不爽
發音(Pronunciation):bào yìng bù shu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因為做了壞事而受到應有的懲罰,感到不舒服或不爽快。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報應不爽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報應”和“不爽”兩個詞組成。報應指因果報應,即因為人們所做的行為而受到相應的結果;不爽指感到不舒服或不快樂。報應不爽表示因為自己做了壞事而受到應有的懲罰,從而感到不舒服或不爽快。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報應不爽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因為自己的惡行而受到懲罰,感到不舒服或不爽快的心情??梢杂糜诟鞣N情境,例如描述一個人做了壞事后內心的不安和痛苦,或者形容一個人因為自己的過錯而遭受不幸的后果,感到懊悔和痛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漢武帝時期,司馬相如與楊阜是好友,但司馬相如因為貪圖權勢而背叛了楊阜。后來,司馬相如因為自己的背叛而被貶為庶人,過著貧困的生活。在司馬相如的后來的一首詩中,他寫道:“報應不爽,乃天之道也。”這就是報應不爽這個成語的由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報應)+狀語(不爽)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虐待動物多年,如今終于感到了報應不爽。
2. 她當初背叛朋友,如今也不過得到了報應不爽。
3. 這個騙子騙了那么多人,終于遭到了報應不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報應不爽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做了壞事后,內心感到不舒服和不爽快的情景,從而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報應不爽相關的成語,例如“因果報應”、“自作自受”等。還可以學習相關的道德故事或寓言,深入理解因果關系和行為的后果。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欺負同學,結果被老師罰站,真是報應不爽。
2. 初中生:他考試作弊被發現了,現在被學校開除了,真是報應不爽。
3. 高中生:他曾經背叛朋友,現在朋友都離他遠了,他感到了報應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