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足
基本解釋
(1).猶高足。對徒弟的美稱。 唐 王勃 《彭州九隴縣龍懷寺碑》:“ 孝恭法師 、 智開法師 、 宏嚮法師 、 寶積闍黎 四上人者,并禪師之上足,而法門之領袖也。” 宋 張端義 《貴耳集》卷上:“ 陸放翁 , 茶山 ( 茶山居士 曾幾 )上足。” 元 楊訥 《西游記》第六本第二一出:“我是 唐三藏 上足徒弟。”
(2).指良馬。《南史·蕭圓正傳》:“馬八千匹,上足者置之內廄。”
英文翻譯
1.epipodium
成語(Idiom):上足
發音(Pronunciation):shàng z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足夠充分,滿足需求。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上足表示達到或滿足了某種需求的程度,多指充分、完全滿足。形容某種情況或條件已經達到了最好、最充分或最完美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滿足需求的程度,或者形容某種狀態已經完全達到了要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起源與古代皇帝有關。古代皇帝在享受美食時,常常會有專門的人員負責品嘗食物的味道和質量。如果食物的味道和質量達到了最好的程度,那么就可以說是“上足”。后來,這個詞語逐漸被用來形容其他方面的充分滿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上足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動詞“上”和名詞“足”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菜的味道上足,讓人回味無窮。
2. 這次派對的籌備工作做得非常上足,每個細節都考慮得很周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滿足需求”相關的場景進行聯想,比如想象自己在享用一頓豐盛的晚餐,感受到食物的味道和質量都非常好,這樣就能夠形象地理解和記憶“上足”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滿足需求相關的成語,如“十全十美”、“應有盡有”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做的飯菜很好吃,每次都能吃得上足。
2. 初中生:我們學校的圖書館書籍種類很豐富,可以讓我們的知識得到上足的滿足。
3. 高中生:這個學期的學習計劃我安排得很充實,每天都能學到上足的知識。
4. 大學生:我參加了一個實習項目,得到了上足的實踐經驗,對我的職業發展非常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