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fēi yáng bá hù ㄈㄟ ㄧㄤˊ ㄅㄚˊ ㄏㄨˋ飛揚跋扈(飛揚跋扈)
◎ 飛揚跋扈 fēiyáng-báhù
[become powerful and intransigent;be arrogant and domineering] 鷙鳥飛揚,大魚跋扈。喻指意氣舉動驕橫放肆
像舊時的軍閥一樣飛揚跋扈
詞語解釋
fēi yáng bá hù ㄈㄟ ㄧㄤˊ ㄅㄚˊ ㄏㄨˋ飛揚跋扈(飛揚跋扈)
(1).謂意氣舉動,越出常軌,不受約束。《北史·齊紀上·高祖神武帝》:“ 景 ( 侯景 )專制 河 南十四年矣,常有飛揚跋扈志。” 唐 杜甫 《贈李白》詩:“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金 田紫芝 《冥鴻亭下第后作》詩:“眼底功名一物無,飛揚跋扈竟何如!”
(2).驕橫放肆。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席方平》:“飛揚跋扈,狗臉生六月之霜;隳突叫號,虎威斷九衢之路。” 李大釗 《國民之薪膽》:“聞 小幡氏 尤為蠻暴,其飛揚跋扈之狀,咄咄逼人。” 秦牧 《藝海拾貝·<愛友·諍友>》:“因此,他們對于飛揚跋扈,意氣驕橫,傲視一切,鄙薄群倫那一套花樣缺乏興趣。”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飛揚跋扈
成語(Idiom):飛揚跋扈
發音(Pronunciation):fēi yáng bá 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傲慢自大、狂妄跋扈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飛揚跋扈形容一個人傲慢自大、狂妄跋扈,不顧他人感受,任意妄為,不受約束的態度和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某個人在權力、地位、財富等方面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后,變得傲慢自大,肆意妄為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團體或組織在某個領域內強勢囂張的態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晉人跋扈,孔子曰:‘跋扈者必卑。’”據說,春秋時期,晉國的權臣中有一位叫跋扈的人,他得勢后變得極其傲慢自大。孔子看到了他的行為,用“跋扈者必卑”來警示后人,意思是傲慢自大的人終將會落得悲慘的下場。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飛揚跋扈是由兩個意義相近的詞語組合而成,表示傲慢自大、狂妄跋扈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得到了晉升后變得飛揚跋扈,對員工的態度越來越差。
2. 這個組織在市場上表現得飛揚跋扈,幾乎沒有對手能夠與之匹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得到了巨大的成功后,變得飛揚跋扈,傲慢自大,肆意妄為的樣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傲慢自大相關的成語,例如“目空一切”、“狂妄自大”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得到一塊巧克力后,變得飛揚跋扈,不再和小伙伴們分享玩具。
2. 小學生:當選班長后,小紅開始飛揚跋扈,對同學們說話越來越傲慢。
3. 初中生:某某同學考了第一名后,變得飛揚跋扈,不再認真學習,成績也開始下滑。
4. 高中生:在校園霸凌事件中,一些學生表現出飛揚跋扈的態度,對受害者進行欺凌。
通過以上學習指南,你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成語“飛揚跋扈”的意義、用法和記憶技巧,以及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同時,可以通過延伸學習進一步擴展自己的詞匯量。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