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白
基本解釋
猶精白,極白。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工部·劉晉川司空》:“我輩忝大九卿,月俸例得上白糧,儘可供賓主饔飧。” 許杰 《兩個青年》六:“他們又自告奮勇的去買了一大卷的 德國 上白圖畫紙。”
成語(Idiom):上白
發(fā)音(Pronunciation):shàng b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行為高尚、品德純潔,不染世俗之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上白一詞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行為純潔,不受外界誘惑和腐化的影響。這個成語源自《左傳·昭公二十年》:“子之孫莫不上白。”意思是說子孫們無一不品德高尚,行為純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上白一詞常用于贊美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行為純潔。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面對誘惑時能夠保持清白,不受外界惡勢力的影響。也可用于形容一個群體或組織的整體品質(zh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年》是一部中國古代史書,記載了春秋時期魯國的歷史。這句話出自其中一篇,用來形容春秋時期魯國的子孫們品德高尚,行為純潔。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上白是由“上”和“白”兩個字組成的。其中,“上”的意思是高尚、純潔,表示品德高尚的意思。“白”的意思是清白、無瑕疵,表示行為純潔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品德高尚,行為純潔,真是一個上白的人。
2. 這個組織的成員都是上白之人,值得信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上白”與“上等白菜”聯(lián)系起來記憶。上等白菜是指品質(zhì)優(yōu)良的白菜,而“上白”則是指人的品質(zhì)高尚、行為純潔。這樣,通過聯(lián)想,可以更容易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品德、行為相關的成語,例如“品德高尚”、“行為規(guī)范”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做一個上白的孩子,不要欺負同學。
2. 初中生:我們班的班長是一個上白的人,大家都很敬佩他。
3. 高中生: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我們要努力成為一個上白的人,不受誘惑影響。
4. 大學生: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做一個上白的人,為社會做出貢獻。
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們要堅守原則,做一個上白之人,不為私利而損害他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