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磬
成語(Idiom):韻磬(yùn qìng)
發音(Pronunciation):yùn q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聲音悅耳動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韻磬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韻”指聲音的美妙和悅耳,而“磬”則是一種古代樂器,形狀像鐘,用來奏響悅耳的音樂。所以,韻磬形容的是聲音優美動聽,讓人感到愉悅的美好音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韻磬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聲音悅耳動聽的情況,可以用于贊美音樂、歌聲、詩詞等美妙的聲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述而》中有一段話:“子曰:‘韶,奏韋編三絕。’”這句話意思是說韶樂奏響像編織的韋帶一樣的美妙音樂。后來,人們將“韋編三絕”改為“韻磬三絕”,用來形容音樂的美妙。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形容聲音美妙。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歌聲真是韻磬,讓人陶醉其中。
2. 這首詩的語言優美,讀起來真是韻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韻磬”與悅耳的音樂聯系在一起,想象聽到了美妙的聲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音樂文化,了解韶樂、磬等樂器在古代的使用和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姐姐彈奏的鋼琴聲真是韻磬,我好想學鋼琴。
2. 初中生:聽到老師朗讀的詩歌,感覺像是在欣賞一場韻磬的音樂會。
3. 高中生:這個歌手的演唱實力很強,他的歌聲真是韻磬,讓人沉醉其中。
4. 大學生:這首詩的韻律非常好,讀起來真是韻磬,讓人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