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
基本解釋
◎ 日暮 rìmù
[at dusk] 太陽快落山的時候
日暮時分,炊煙裊裊
日暮,所擊殺者無慮百人。——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
英文翻譯
1.eventide; nightfall
詳細解釋
傍晚;天色晚。《六韜·少眾》:“我無深草,又無隘路,敵人已至,不適日暮。” 唐 杜牧 《金谷園》詩:“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墮樓人。”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 交河 有書生,日暮獨步田野間。”
成語(Idiom):日暮
發(fā)音(Pronunciation):rì m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聲或即將結(jié)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日暮”由“日”和“暮”兩個字組成。其中,“日”指的是太陽,“暮”指的是傍晚。成語的意思是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也可以用來比喻事情接近尾聲或即將結(jié)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語“日暮”可以用來形容時間快要到晚上的時候,也可以用來形容事情接近尾聲或即將結(jié)束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它來形容太陽落山的景象,或者用來形容一天的工作接近尾聲。另外,也可以用它來比喻人的生命即將結(jié)束,或者某個時期即將過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日暮”最早出現(xiàn)在《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中。故事是這樣的:春秋時期,鄭國的公子重耳被趙國的人囚禁在趙國。他的母親為了救他,不顧一切地前去趙國,但是趙國的國君對她的請求置之不理。在黃昏時分,重耳的母親看到太陽即將落山,意識到時間不多了,于是她決定用盡最后的努力。她抱住國君的腿,不松手不放開,表示只有在她死后,他才能離開。國君被她的決心所感動,最終放了重耳。從此以后,“日暮”就成為形容時間快要到晚上的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日暮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太陽已經(jīng)西斜,天色漸漸暗下來,遠處的山巒在日暮中顯得格外美麗。
2. 在這個項目的日暮時分,我們需要加班加點,確保按時完成任務(w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太陽落山的景象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天色漸暗,這個景象會幫助你記住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時間、結(jié)束相關(guān)的成語來擴展你的詞匯。例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歲月如梭”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太陽快要落山了,我們該回家了。
2. 初中生:這部電影已經(jīng)放了兩個小時了,估計快日暮了。
3. 高中生:考試即將結(jié)束,日暮時分我們要加快復習的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