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奇
基本解釋
贊嘆驚異。 唐 韓愈 《許國公神道碑銘》:“將兵數百人,悉識其材鄙怯勇,指付必堪其事,司徒嘆奇之。”
成語(Idiom):嘆奇
發音(Pronunciation):tàn q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表示對某種奇特或不可思議的事物感到驚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嘆奇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用來形容某種令人驚奇、不可思議的事物或現象。它強調了人們對于奇特事物的感嘆和驚異之情。使用這個成語可以表達對于某種不同尋常的事物或現象的驚嘆和贊嘆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嘆奇這個成語可以在各種場合中使用,特別是當遇到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時。比如,當你看到一個非常奇特的藝術品或者聽到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時,你可以使用嘆奇來表達自己的驚嘆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嘆奇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十年》中。故事中,齊國的昭公在位時,有一天他在山上狩獵時看到了一只奇特的鹿,這只鹿的角長有六丈,非常罕見。昭公對這只鹿感到非常驚奇和贊嘆,因此他用了“嘆奇”這個詞來形容這只奇特的鹿。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嘆奇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嘆”是動詞,表示感嘆;“奇”是形容詞,表示奇特、不尋常。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對這個新發明感到嘆奇不已。
2. 他的才華令人嘆奇。
3. 這個故事真是嘆奇不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為了記憶這個成語,你可以將“嘆奇”與“驚奇”這兩個詞聯系起來,因為它們的發音和意思有些相似。你可以想象自己遇到了一件非常奇特或者令人驚奇的事情,然后用“嘆奇”來形容你的驚嘆之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你可以學習更多與“奇”相關的成語,比如“奇貨可居”、“奇珍異寶”等等。這些成語都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嘆奇”。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看到那只長著七只腳的昆蟲,小明嘆奇地說:“太奇怪了!”
2. 初中生:聽到老師講述了一位年輕人創造了一個新的科技產品的故事,同學們都感到嘆奇。
3. 高中生:在旅行中,我看到了一幅非常奇特的藝術作品,我對它的創意感到嘆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