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吳
基本解釋
(1).地名。 晉 指 吳興 、 吳郡 、 會稽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漸水》:“ 永建 中, 陽羨 周嘉 上書,以縣( 會稽 )遠,赴會至難,求得分置,遂以 浙江 西為 吳 ,以東為 會稽 。 漢高帝 十二年,一 吳 也,后分為三,世號‘ 三吳 ’。 吳興 、 吳郡 , 會稽 其一焉。” 唐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論畫體工用榻寫》:“ 江 南地潤無塵,人多精藝, 三吳 之跡,八絶之名, 逸少 右軍, 長康 散騎,書畫之能,其來尚矣。”
(2).地名。 唐 指 吳興 、 吳郡 、 丹陽 。《通典·州郡十二》:“ 蘇州 , 春秋 吳國 之都也……與 吳興 、 丹陽 為 三吳 。 齊 因之。 陳 置 吳州 。 隋 平 陳 ,改曰 蘇州 。 煬帝 初,復曰 吳州 ,尋為 吳郡 。大 唐 為 蘇州 ,或為 吳郡 。” 唐 趙元一 《奉天錄》卷三:“今天下安危,在于 淮 楚 。師振則 三吳 安, 三吳 安則國家不失外府。” 唐 杜牧 《題桐葉》詩:“ 三吳 煙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
(3).地名。 宋 指 蘇州 、 常州 、 湖州 。 宋 司馬光 《送楊太祝忱知長洲縣》詩:“ 三吳 佳縣首,民物舊熙熙。”
(4).泛指 長江 下游一帶。 唐 李白 《猛虎行》:“ 三吳 邦伯皆顧盼,四海雄俠兩追隨。” 金 劉致君 《鷓鴣天》詞:“修月客,弄云娘, 三吳 清興入淋浪。”
成語(Idiom):三吳(sān wú)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w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吳地,即江蘇省蘇州、無錫、常州三個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吳是指江蘇省蘇州、無錫、常州三個地方,這三個地方歷史上都是非常繁榮的地區,因而成為了一個形容繁華富庶的成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地區繁榮昌盛,人杰地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吳最早是指吳地的三個州,后來因為吳地的繁榮,人們把三個州的名字合在一起,形成了成語“三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三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城市真是個三吳,人才輩出,經濟發展迅速。
2. 我去過蘇州、無錫和常州,真是三吳之地,風景優美,人民熱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三個地方的名字分別記憶,然后聯想它們的繁榮和富庶,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江蘇省三個城市的歷史、文化和風景,深入了解三吳地區的發展和特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去過蘇州、無錫和常州,真是三吳之地,有很多好吃的美食。
2. 初中生:江蘇省的蘇州、無錫和常州是中國的三吳之地,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3. 高中生:蘇州、無錫和常州是江蘇省的三個重要城市,被譽為中國的三吳之地,經濟發展迅速,人才輩出。
4. 大學生:我曾在蘇州、無錫和常州生活過,這三個城市都是中國的三吳之地,有著獨特的文化和風景,非常值得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