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害
成語(Idiom):毀害(huǐ hài)
發音(Pronunciation):huǐ h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毀滅、破壞、傷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毀害指的是徹底破壞、毀滅或傷害。它表示對事物進行嚴重破壞或傷害,使其無法恢復或修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毀害常用于形容破壞性極大的行為,表示對人、物或環境造成嚴重傷害或破壞。可以用來描述自然災害、戰爭、犯罪行為等對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造成的巨大破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毀害這個成語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文獻《左傳》。故事中,晉國的公子重耳為了復國,經歷了艱苦的流亡生活。他在途中遇到了一個追求名利的人,此人以為公子重耳是個成功的人,便向他請教成功的秘訣。公子重耳回答說:“君子以毀害為恥,貴以不毀害為榮。”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個人應該追求正義和真正的成功,而不是通過毀滅和傷害他人來獲得短暫的利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毀害是一個動賓短語,由“毀”和“害”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自然災害毀害了許多家園。
2. 戰爭毀害了無數的生命和財產。
3. 罪犯的行為對社會造成了巨大的毀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毀害”與“破壞”、“傷害”等詞語進行聯想,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毀害相關的成語,如“破壞性”、“傷害性”等,可以擴展對該主題的學習。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不要毀害小動物,要愛護它們。
2. 初中生:污染環境會毀害地球,我們應該保護環境。
3. 高中生:戰爭帶來了巨大的毀害,人類應該追求和平與發展。
4. 大學生:網絡欺詐行為對個人隱私和財產造成了嚴重的毀害,我們應該加強網絡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