躡屣
成語(Idiom):躡屣(niè xǐ)
發音(Pronunciation):niè x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躡屣意為小心翼翼地跟隨別人的腳步,也指行事謹慎小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躡屣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詞組成。躡,指小心翼翼地跟隨,腳步輕盈;屣,指腳踩在地上。合起來,躡屣形容一個人行走時小心翼翼地跟隨別人的腳步,也可比喻行事謹慎小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躡屣常用于形容一個人行事謹慎小心,遵循他人的步驟或意見。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小心謹慎的態度,也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在處理問題時小心翼翼,不敢有絲毫馬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躡屣最早出現在《論語·述而》這篇經典的儒家文獻中。原文是:“躡屣而不入,執子之手。”意思是指一個人小心翼翼地跟隨別人的腳步,卻不進入內室,只是握住別人的手。這個故事背后的含義是,一個人應該虛心學習他人的優點,但也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判斷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躡屣的結構是“動詞+名詞”,其中動詞躡表示小心翼翼地跟隨,屣表示腳踩在地上。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總是躡屣行事,從不敢有絲毫馬虎。
2. 學習新知識時,要躡屣他人的步伐,不斷積累經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躡屣的發音“niè xǐ”與“捏細”聯想在一起。想象一個人小心翼翼地捏著一根細繩子,以示小心謹慎。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躡手躡腳”、“躡足潛蹤”等,了解它們的含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考試前總是躡屣著學長的學習方法,取得了好成績。
2. 初中生:為了不被老師發現,小明躡屣著走進了教室。
3. 高中生:在面對重要的決策時,我們應該躡屣著行事,不要草率決定。
4. 大學生:在實習期間,他躡屣著學長的工作方式,一步步地提升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