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籬樂府
基本解釋
散曲集。元代馬致遠(號東籬)作。一卷。收錄小令一百零四首,套數十七套,附錄殘缺的套數五篇。
成語(Idiom):東籬樂府
發音(Pronunciation):dōng lí lè f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在自家的東籬上吟詩作樂,形容安樂自得的生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東籬指自家的籬笆,樂府指古代官署的歌舞樂隊。東籬樂府形容一個人在自家的籬笆旁邊吟詩作樂,表示心境安樂自得,無憂無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過著安逸、自在的生活,或者形容一個人追求自我興趣、享受生活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藝文志》中記載了東籬樂府的故事。東漢末年,有一位名叫李賀的詩人,他生活放蕩不羈,不愿意接受朝廷的官職,喜歡在自家的東籬邊吟詩作樂。他的詩作流傳開來后,人們用“東籬樂府”來形容他的生活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東籬樂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過著東籬樂府的生活,每天都在自家的花園里彈琴吟詩。
2. 她喜歡獨處,享受著東籬樂府的生活,無憂無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東籬樂府”聯想為一個人在自家的籬笆旁邊吟詩作樂,形象地表示安樂自得的生活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李賀的詩作,了解他的文學成就和他對東籬樂府生活的追求。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希望長大后能過著東籬樂府的生活,每天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2. 初中生:他通過努力學習,最終實現了東籬樂府的生活,成為了一名自由職業者。
3. 高中生:在繁忙的學業壓力下,她希望能夠找到屬于自己的東籬樂府,放松心情,享受生活。
4. 大學生:畢業后,他選擇追求自我興趣,過著東籬樂府的生活,成為了一名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