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沒
成語(Idiom):微沒
發音(Pronunciation):wēi m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微小到無法察覺或辨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微沒是一個形容詞,用來描述某事物的微小到無法察覺或辨認。它強調了事物的微不足道,幾乎看不見或感覺不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微小的事物、細節或變化,以及形容某人的能力或成就微不足道。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微沒的具體故事起源尚不明確,但這個成語在古代文學中已經出現過。它可能來源于古代民間傳說或寓言故事,但具體的來源已經不可考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微沒是由“微”和“沒”兩個字組成的。其中,“微”表示微小,輕微;“沒”表示消失、失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進步微沒可見,需要更多的努力。
2. 這個問題的答案微沒可尋,需要更多的思考。
3. 這幅畫的細節如此微沒,幾乎無法辨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微不足道”或“微不可見”等類似的表達進行聯想,來記憶和理解微沒的含義。同時,可以嘗試將微沒與其他形容微小或微弱的成語進行對比,以加強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微沒相關的成語,如微乎其微、微不足道等,以拓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這只螞蟻微沒在草地上。
2. 初中生(14歲):她的進步微沒可見,需要更多的努力。
3. 高中生(17歲):這個問題的答案微沒可尋,需要更多的思考。
4. 大學生(20歲):這幅畫的細節如此微沒,幾乎無法辨認。
5. 成人(30歲):他的貢獻微沒不言自明,但卻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