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剎石
成語(Idiom):羅剎石(luó shā shí)
發音(Pronunciation):luó shā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能夠使人心神恍惚、陶醉迷惑的東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羅剎石源自佛教傳說中的羅剎國,羅剎是一種兇惡的妖怪,它們常常利用美麗的石頭來引誘人類,使人迷失自己。因此,羅剎石成為了指能夠迷惑人心的事物的代名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羅剎石常用于形容那些能夠使人迷失方向、迷戀而無法自拔的東西,比如美麗的外表、誘人的誘惑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羅剎國是佛教中的一個神話故事,講述了一座美麗的國度被一種兇惡的妖怪羅剎所統治。羅剎常常利用美麗的石頭來引誘人類,使人陷入迷惑之中。因此,人們將能夠迷惑人心的事物稱為羅剎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羅剎”和“石”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美貌就像一塊羅剎石,讓人無法自拔。
2. 這個游戲就像一塊羅剎石,讓人沉迷其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羅剎國的故事與美麗的石頭聯系起來,形成聯想記憶。比如想象一個美麗的石頭在羅剎國中引誘人類,使人迷失自己。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佛教中的羅剎國神話故事以及其他與迷惑、誘惑相關的成語,如“迷途知返”、“迷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笑容就像一塊羅剎石,讓我陷入了困惑之中。
2. 初中生:這個游戲真是一塊羅剎石,讓我無法自拔。
3. 高中生:她的美麗就像一塊羅剎石,讓人為之傾倒。
4. 大學生:這本小說就像一塊羅剎石,讓我沉迷其中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