嚲鞚
成語(Idiom):嚲鞚
發音(Pronunciation):duǒ k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短暫而不穩定,易于倒塌或崩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嚲鞚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嚲”和“鞚”兩個字組成。嚲的意思是傾斜、倒塌,鞚的意思是崩潰、瓦解。這個成語形容人或事物短暫而不穩定,容易倒塌或崩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建筑物、工程或計劃等不牢固、不穩定,容易出問題或崩潰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情緒或信心不穩定,容易崩潰或垮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嚲鞚最早出現在《莊子·徐無鬼》這篇文章中,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夢中見到了徐無鬼,徐無鬼告訴他:“我以千乘之國嚲鞚于一城之內,而不以為樂。”這個故事表達了一個道理:即使擁有很大的權力和財富,但如果沒有內在的穩定和安全感,就無法真正感到快樂和滿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嚲鞚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意義相近的動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建筑物做工不牢固,很容易嚲鞚。
2. 他的情緒很不穩定,稍微一點挫折就會嚲鞚。
3. 這個計劃沒有經過充分的考慮,很可能嚲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嚲鞚的發音與“倒塌”、“崩潰”等詞語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形象的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嚲鞚相關的成語,如“嚲鞚一瓦”、“嚲鞚三竿”等,了解它們的意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風一吹,沙堡就嚲鞚了。
2. 初中生:他的信心一下子嚲鞚了,不敢再繼續挑戰。
3. 高中生:這個計劃還沒有完全實施就嚲鞚了,需要重新規劃。
以上是關于成語“嚲鞚”的全面學習指南,希望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