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捶胸頓足
發音(Pronunciation):chuí xiōng dùn z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極度懊惱、悔恨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捶胸指用拳頭猛擊胸口,頓足指重重地跺腳。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因為極度懊惱、悔恨而情緒激動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發生了重大錯誤或遭受了巨大損失后的懊悔、后悔之情。也可以用于形容對某種不公正待遇極度憤怒和不滿的情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最早出自于中國古代的《左傳》,其中記載了一個叫做晏嬰的人在齊國任官時,因為他的建議被忽視而感到非常懊悔和憤怒,他就用拳頭猛擊胸口,并重重地跺腳,以表達自己的懊惱之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捶胸頓足是一個由兩個動詞和兩個名詞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自己的錯誤判斷導致公司破產,不禁捶胸頓足。
2. 當他得知自己錯過了機會,他捶胸頓足地后悔不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因為極度懊惱而用拳頭猛擊胸口,并重重地跺腳的場景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懊惱、后悔相關的成語,如“痛心疾首”、“悔不當初”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8歲):我考試沒考好,回家后捶胸頓足地哭了。
初中生(14歲):我錯過了一個重要的比賽,真想捶胸頓足。
高中生(17歲):我辛辛苦苦準備了很久的演講,結果一緊張就忘詞了,當時真是捶胸頓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