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樁
基本解釋
◎ 木樁 mùzhuāng
[spile] 樁或柱,尤指修籬笆所用的樁或柱
英文翻譯
1.timber pile; wood pile; deadman; wooden pole
詳細解釋
木頭樁子。 明 唐順之 《咨總督都御史胡》:“密票令 朱仁 埋木樁於下流淺狹處,以斷賊船走海之路。” 阿·吾甫爾 《暴風》:“幾個年青小伙子們沿著田埂釘木樁。”
成語(Idiom):木樁
發音(Pronunciation):mù zhu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呆立不動或呆若木雞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木樁是指木頭做成的樁子,沒有生命力,無法移動。成語“木樁”形容人呆若木雞,毫無反應或動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人在某種情況下呆若木雞,不知所措或無法做出反應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根據傳說,古代有一位名叫木樁的農夫,他非常懶惰,整天無所事事,像一根木樁一樣呆立不動。因此,人們用“木樁”來形容那些無動于衷、無所作為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像 + 木樁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這個壞消息后,像個木樁一樣站在那里,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2. 老師問他問題,他只是呆呆地坐在那里,像個木樁一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一個人站在一根木樁上,無法移動或做出任何動作的形象,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成語相關的故事和用法,可以增加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看到老師發火了,就像個木樁一樣站在那里,一動不動。
2. 初中生:考試時,我突然忘記了答案,就呆若木雞地坐在座位上。
3. 高中生:面對突如其來的問題,他完全無法應對,像個木樁一樣站在那里。
4. 大學生:在大庭廣眾之下,他突然被人指責,一時無言以對,呆若木雞。
通過以上學習指南,你可以全面了解成語“木樁”的含義、用法和記憶方法,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這個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