憫兇
成語(Idiom):憫兇(mǐn xiōng)
發音(Pronunciation):mǐn xi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憫兇是指對兇險的事情感到同情和關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憫兇表示對他人的不幸遭遇感到同情和關切,表達了對他人遭受困境的關心和擔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憫兇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具有同情心和善良的品質,也可用于勸勉他人關心他人的困境,提醒人們要有同情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憫兇的故事起源于《論語·顏淵》。孔子對顏淵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顏淵回答:“請問何謂好色?”孔子說:“色即是好色。”顏淵再問:“請問何謂好德?”孔子回答:“憫兇,懷寬,救人于危難之中,施惠于窮困之人,此為好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憫兇由兩個字組成,憫意為同情,兇意為不幸。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別人的困境總是心懷憫兇。
2. 我們應該學會憫兇,關心他人的困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憫兇這個成語拆分成兩部分記憶,憫意為同情,兇意為不幸。可以想象一個人在面對他人的不幸時,心懷同情和關切的樣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其他與憫兇相關的成語,如悲涼、憐憫等,來擴大對同情心和關切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看到有人摔倒了,我感到很憫兇。
2. 初中生:我們應該學會憫兇,關心身邊的同學。
3. 高中生:憫兇是一個重要的品質,能夠讓我們更加關注社會的弱勢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