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檽
成語(Idiom):株檽(zhū qióng)
發音(Pronunciation):zhū qi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在困難時互相幫助、同舟共濟,共同克服困難,形成團結一致的精神風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株檽”來源于《左傳·昭公二十三年》:“其株檽不離,其葉不蔽。”原意是指一棵樹的根和樹的枝葉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樹的根離不開土地,樹的枝葉也不能遮蔽住根部。引申為人們在困難時互相幫助、同舟共濟,共同克服困難,形成團結一致的精神風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們在困難時相互扶持、共同努力,團結一心,共同克服困難的情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左傳》記載,公元前541年,昭公即位兩年,齊國內部發生了一場大饑荒,人們饑寒交迫,生活異常困難。這時,有一戶人家的株檽樹上結了一顆大檬子。檬子熟了,掉在地上,被一個農夫發現了。農夫看到了這顆大檬子,非常高興,就把它帶回了家。他的妻子看到后,也很高興,把檬子切成了兩半,分給了鄰居家的人。鄰居家的人收到了這個禮物,感到非常溫暖,于是也把檬子切成了兩半,分給了其他人。這樣,一顆小小的檬子,通過大家的共享,成了一種饑餓時的希望和溫暖。這個故事形象地表達了人們在困難時相互幫助,同舟共濟的精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名詞“株檽”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困難的時刻,我們應該像株檽一樣,相互幫助,共同渡過難關。
2. 只有團結一心,像株檽一樣緊密結合,我們才能戰勝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株檽”的發音“zhū qióng”與“豬窩”相似,想象一只豬在窩里舒適地生活,但是當它遇到困難時,其他的豬會一起幫助它,形成團結一心的場景,從而記住“株檽”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相關成語,如“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等,進一步了解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和價值。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應該像株檽一樣,互相幫助,在困難時共同克服困難。
2. 初中生:面對課業上的困難,我們應該像株檽一樣,齊心協力,共同進步。
3. 高中生:在備戰高考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像株檽一樣,相互扶持,共同追求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