癩須
成語(Idiom):癩須
發(fā)音(Pronunciation):lài x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臉上長滿了癩瘡,形容丑陋或不端莊。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癩須原指臉上長滿了癩瘡的胡須,形容人的容貌丑陋不堪,也可以指人的行為不端莊。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外貌或行為上的不美好,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使用癩須來形容一個人的外貌丑陋或行為不端莊。例如,當(dāng)我們看到一個人穿著不得體或舉止粗魯時,可以說他有癩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癩須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史記·秦始皇本紀(jì)》中。據(jù)說,秦始皇曾經(jīng)有一位寵臣,他長得相貌丑陋,胡須上還長滿了癩瘡。因此,人們用“癩須”來形容長相丑陋或不端莊的人。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癩須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癩”和“須”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長得癩須,給人一種不舒服的感覺。
2. 這個人的行為舉止很癩須,沒人喜歡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癩須”與丑陋的形象聯(lián)系在一起來記憶此成語。想象一個人臉上長滿了癩瘡,胡須也被癩瘡覆蓋,這樣就能記住它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xué)習(xí)其他與外貌或行為相關(guān)的成語來擴展對該主題的了解,例如“丑態(tài)百出”、“寡廉鮮恥”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6-12歲):他長得癩須,大家都不喜歡和他玩。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舉止很癩須,老師總是批評他。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人的言行舉止都很癩須,沒有人愿意和他交朋友。
4. 大學(xué)生(19-22歲):這個演員雖然長得癩須,但他卻有出色的表演才華。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他的言行舉止很癩須,讓人很難接受他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