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夷
基本解釋
(1).山勢平緩。《三國志·魏志·和洽傳》:“ 荊州 劉表 無他遠志,愛人樂士,土地險阻,山夷民弱,易依倚也。”
(2).古代對聚集山中的武裝力量的貶稱。《晉書·杜預傳》:“攻破山夷,錯置屯營,分據要害之地,以固維持之勢。” 唐 元結 《賊退示官吏》詩:“今來典斯郡,山夷又紛然。”
成語(Idiom):山夷(shān yí)
發音(Pronunciation):shān y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原始的、未開化的人群或地區,也可指粗野、野蠻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山夷一詞源自古代中國的山區民族,他們生活在偏遠的山區,與外界隔絕,因此被認為是未開化的人群。山夷成語的含義逐漸延伸為指代粗野、野蠻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山夷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的舉止粗野、行為野蠻,或者用來形容原始、未開化的地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山夷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二十六年》中,描述了一個叫山夷的部落,他們居住在山區,與外界隔絕,生活方式與中原地區的文明社會有所不同。因此,山夷成為了一個代表原始、未開化的民族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山夷是一個形容詞和名詞組成的成語,形容詞“山”表示原始、野蠻,名詞“夷”表示未開化的人或地區。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舉止粗魯野蠻,真是個山夷。
2. 這片山區被稱為山夷之地,與現代文明社會相隔甚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山夷聯想為一個原始、未開化的山區民族,他們的生活方式與中原地區的文明社會有所不同。通過聯想山夷的含義,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的山區民族或原始文化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少數民族和他們的傳統文化。此外,你還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蠻夷”、“夷狄”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舉止野蠻粗魯,就像一個山夷一樣。
2. 初中生:這個地區的人民一直保持著原始的生活方式,可以說是現代社會中的山夷。
3. 高中生:這個社會上有一些人行為粗野野蠻,真是一群山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