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急
成語(Idiom):慌急(huāng jí)
發音(Pronunciation):huāng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在緊急情況下慌亂、著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慌急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慌指人因突發事件或緊急情況而感到恐慌不安,急則表示人因事情緊迫而急切行動。慌急合在一起形容人在緊急情況下慌亂、著急。這個成語主要用來形容人在面臨突發事件或緊急情況時,思維不清晰,行動不穩定,表現出恐慌和著急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慌急一詞常用于描述人在遇到突發事件或緊急情況時的狀態。比如,在考試前突然發現自己沒有復習好的時候,可以說自己感到慌急;在遇到意外事故時,人們也會感到慌急;另外,當人們在緊急情況下需要迅速行動時,也會表現出慌急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了慌急這個成語的故事。相傳,楚漢相爭時,項羽率軍攻打垓下,劉邦的軍隊陷入被圍困的境地,形勢十分危急。劉邦派人向項羽求和,項羽欲乘機消滅劉邦,但他的心腹大將韓信卻建議先放劉邦,再擊破他的援軍。項羽因為韓信的建議而舉棋不定,心生猶豫,最終錯失了良機,劉邦乘機逃脫。從此,人們用“慌急”來形容猶豫不決、失去良機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慌急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考試前忘記帶準考證,他感到慌急不已。
2. 遇到火災時,人們往往會陷入慌急的狀態。
3. 在緊急情況下,一定要保持冷靜,不要陷入慌急之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慌急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在面臨突發事件或緊急情況時的緊張和著急的狀態,將這種感覺與慌急這個成語聯系起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慌急是描述人在緊急情況下的狀態,與之相近的成語有慌張(huāng zhāng)、慌忙(huāng máng)等。可以進一步學習這些成語,擴大詞匯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考試前,我發現自己沒有帶橡皮和鉛筆,感到慌急。
2. 初中生:趕火車時,忘記帶身份證了,我立刻感到慌急。
3. 高中生:突然發現自己忘記寫作業,我感到慌急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