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梯
成語(Idiom):繩梯
發音(Pronunciation):shéng t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繩子做成的梯子,比喻無法堅固、不可靠的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繩梯是由繩子制成的梯子,由于繩子沒有實體的支撐結構,所以無法提供穩定的支撐和安全性。因此,成語“繩梯”常用來形容某種事物或情況的不可靠性、不穩定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貶義或警示的語境中,用來形容某種設施、計劃、關系、承諾等的不可靠性、不靠譜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王敦傳》記載了一個故事。據說王敦曾經在攻打建康城的時候,用繩子做成梯子攀爬城墻,結果梯子斷裂,導致王敦失敗。因此,人們用“繩梯”來形容不牢固、不可靠的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繩”和“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計劃太繩梯了,不靠譜,我們不應該相信。
2. 這個產品的質量太繩梯了,不值得購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繩梯容易斷的特點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想象在攀爬一座高樓時,如果使用的是繩梯而不是堅固的梯子,那么很可能會導致摔落和受傷。因此,繩梯代表不可靠和不穩定的事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繩梯”相關的成語,如“牽絲攀藤”、“紙上談兵”等。這些成語都有共同的特點,即形容某種事物或情況的不可靠性和虛假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喜歡和小明一起玩,因為他經常說話不算數,像繩梯一樣不可靠。
2. 初中生:老師說這個網站的信息不可靠,就像繩梯一樣,不能相信。
3. 高中生:這個政府的承諾就像繩梯一樣,經常改變,不可靠。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