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官
基本解釋
(1).掌牧馬政令的官吏。泛指牧畜管馬的人。 唐 杜甫 《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歌》:“霜蹄蹴踏長楸間,馬官廝養森成列。” 元 楊維楨 《題月山公九馬圖手卷為任伯溫賦》詩序:“ 任公 月山 《九馬圖》一卷,馬官控而立者二,渴飲者二,赴飲者一,共櫪秣者二,立而昂首回顧者二。”
(2).舊時官員所騎之馬?!赌鹾;ā返诙兀骸?鳳孫 躊躇了一回,忽聽各郎各郎一陣馬官鈴聲,從自己路上飛來?!?/p>
成語(Idiom):馬官(mǎ guān)
發音(Pronunciation):mǎ g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無能力或無才干的官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官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馬”指的是馬匹,而“官”則指的是官職。馬官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那些在官職上沒有什么能力或才干的官員。這里的“馬”象征著官員在官場上的馬屁拍馬技巧,而“官”則代表了官員的身份和地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馬官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雖然有了官職,卻沒有真正的才干和能力的官員。它可以用于諷刺那些依靠馬屁和權謀升遷的官員,也可以用于批評官場上的腐敗和浮躁現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馬官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故事中講述了淮陰侯劉邦在劉邦受封淮陰侯之前,有一位心腹大臣叫李斯。李斯雖然聰明才智出眾,但他總是喜歡拍馬屁,討好劉邦。后來,劉邦成為淮陰侯后,李斯卻因為他的馬屁拍得太過火,被劉邦趕出了淮陰侯府。從此之后,人們就用“馬官”來形容那些沒有真正才干卻善于馬屁拍馬的官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官員雖然身居高位,但卻是個馬官,沒有什么實際能力。
2. 別看他說得天花亂墜,實際上只是個馬官,一點實際才能都沒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馬官這個成語與馬屁拍馬的場景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一位官員在馬背上拍馬屁,表面上討好上級,實際上卻沒有真正的能力和才干。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官場相關的成語,如“馬首是瞻”、“馬到成功”等,以加深對官場文化的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馬官,每次考試都靠抄襲來取得好成績。
2. 初中生:那個官員雖然升職很快,但大家都知道他只是個馬官,沒有真正的才能。
3. 高中生:政府中有很多馬官,他們只會說好聽的話,卻沒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 大學生:在官場上,馬官屢見不鮮,他們往往憑借馬屁和權謀來獲取利益。
5. 成年人:那個官員雖然擔任重要職位,但他的能力確實有限,只是個馬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