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索
基本解釋
猶離別。 三國 魏 阮籍 《首陽山賦》:“懷分索之情一兮,穢羣偽之射真?!薄?a href="/r_ci_b3b9ab01fe784ea29231f09758de6e23/" target="_blank">文選·陸機<答賈長淵>詩》:“分索則易,攜手實難?!?李善 注:“ 鄭玄 《禮記》注曰:索,散也?!?/p>
成語(Idiom):分索(fēn suǒ)
發音(Pronunciation):fēn suǒ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分散尋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分索是指把原本集中在一起的事物分散開來,進行尋找或搜尋。比喻在茫茫人海中尋找某個人或某個物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們在人群中迷失方向或尋找特定目標的情景。也可用于形容查找資料或線索的過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有一位名叫楊延昭的官員,他有一次在人群中迷失了方向,于是他用一根長竹竿分散開來,然后在人群中尋找。其他人見到他的行為,就形容他像分索一樣尋找,從而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分”和“索”。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人群中分索,終于找到了自己的朋友。
2. 這個案件的線索很多,我們需要分索來找到真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分索”與“分散尋找”進行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同時,可以想象一個人在人群中拿著一根長竹竿,分散開來進行尋找,以幫助記憶故事起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尋找、迷失方向相關的成語,如“尋找如針探?!?、“一探究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在人群中分索,找到了我的好朋友。
2. 初中生(14歲):我們需要分索來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3. 高中生(17歲):他在人海中分索,終于找到了心中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