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卷席而葬
發音(Pronunciation):juǎn xí ér z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死后倉促地將尸體裹在席子里埋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卷席而葬這個成語源自古代的一種葬俗。古時候,有些人死后家境貧寒,家里沒有足夠的錢購買棺材,只能將尸體用席子裹起來埋葬。這種葬俗表示了人們對生者的不尊重和對死者的不關心。因此,卷席而葬成語的意義也由此而來,用來形容人們對待死者不夠恭敬,草率處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卷席而葬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批評或諷刺人們對待事物不夠認真,草率行事的情況。比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處理工作或學習時敷衍了事,不夠認真負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卷席而葬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傳·襄公二十五年》的故事。故事中,晉國的襄公去世后,他的兒子將其裹在席子里埋葬,沒有用棺材。這種處理方式被認為是對襄公的不敬,引起了公眾的憤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卷席而葬成語的結構為“動詞(卷席)+連詞(而)+動詞(葬)”。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待工作總是卷席而葬,從來沒有認真完成過一件事情。
2. 這個學生對待學習像是卷席而葬,從來沒有用心去理解和掌握知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被裹在席子里埋葬的場景來記憶這個成語。將這個場景形象化地描繪在腦海中,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的葬俗和禮儀,以及現代社會對待死者的態度和相關法律法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作業總是卷席而葬,從來沒有認真做過。
2. 初中生:他對待考試就像是卷席而葬,從來沒有好好復習過。
3. 高中生:他的論文寫得太草率了,簡直是卷席而葬。
4. 大學生:他對待實習的態度就像是卷席而葬,從來沒有認真投入過。
5. 成年人:他的管理方式就像是卷席而葬,從來沒有真正關心過團隊的發展。